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民调报告

2008年度广州个人生活感受公众评价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08-11-29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10月进行了“2008年度广州个人生活感受公众评价调查”,旨在通过市民对自身经济生活状况和社会生活状况两个方面共13项指标的满意度评价,了解市民的生活感受情况。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六个中心城区的1022位不同年龄、职业、收入的市民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

    一、市民个人生活感受(满意度评价)总体分析

    整体上看,广州市民对自身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评价在可接受范围,调查所设全部13项指标的可接受度[1]六成以上,其中9项指标的满意度[2]超过不满意度,没有出现不满意度过于集中的情况。

    从指标类别看,对社会生活状况的评价比对经济生活状况的评价要好:对社会生活状况7项指标的评价偏正面,可接受度都在八成以上,满意度在两成五至五成六之间,不满意度皆不足两成,满意度均超过不满意度;对经济生活状况6项指标的评价呈中性偏负面,可接受度在六成至八成之间,满意度在一成七至三成二之间,而不满意度均在二成二以上,四项指标的满意度低于不满意度。

    从动态看,与2007年调查的数据相比,市民对自身生活状况多数指标的正面评价上升,13项指标中有12项的满意度和10项的可接受度出现不同幅度上升,特别是“劳保福利”、“看病就医”和“人身安全保障”满意度有较大幅度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个人经济收入直接相关的“个人收入”、“挣钱机会”、“个人经济地位”3项指标则变化不大甚至不满意度有所上升。

    1、市民个人社会生活状况评价呈正面,可接受度均在八成以上;满意度较上年均有不同幅度上升,其中“人身安全保障”升幅最大。

    如表1数据所示:市民对社会生活状况7项指标的满意度在二成五至五成六之间,不满意度均在两成以下,满意度大大高过不满意度,可接受度均在八成以上,也就是说总体上呈正面评价。且所有7项社会生活状况指标的满意度较上年均有上升。

    “人身安全保障”指标满意度升幅最大,满意度为36.1%,较上年上升了7.8个百分点,2005年来,升幅更是达到14个百分点。这与民意中心最近的相关调查显示的市民对“治安状况”满意度持续上升、不满意度持续下降的结果是一致的,是广州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的反映。

    “人际关系”指标持续历年满意度最高,近年满意度均在五成以上,可接受度接近九成七,说明在市民生活中,人际和谐程度是非常高的。

    此外,市民对其自身“人权保障”和“个人社会地位”的满意度也有一定上升,幅度分别为3.7和4个百分点。其它社会生活状况指标,近年来的变化不大,基本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

 


    2、市民对经济生活状况指标评价呈中性偏负面,但 “劳保福利”和“看病就医”有较大幅度上升,“挣钱机会”满意度下降。

    如表2数据所示:2008年市民对自身经济生活状况6项指标的满意度在一成七到三成二之间,不满意度在二成二到三成五之间,4项指标的不满意度超过了满意度,但可接受度均在六成以上,也就是说总体上评价呈中性偏负面,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6项经济生活状况指标中,市民对“劳保福利”、“看病就医”、“住房状况”三项保障性指标的感受变好,而对“挣钱机会”、“个人收入”、“就业状况”三项和个人经济收入直接相关的指标的感受变化不大,甚至变坏。

   ——变好的指标:

   “劳保福利”指标满意度升幅最大,较上年上升了10.5%,2005年来升幅达12.3%,不满意度较上年下降了11.7%。

    “看病就医”指标满意度升幅居次,较上年上升了5.3%,不满意度下降了8.8%。可以说,这是对近期政府加强社会保障和扩大医保覆盖面举措的肯定和实施成效的体现。但需要重视的是,“看病就医”的不满意度仍达35.4%,高出满意度12.3个百分点。

   “住房状况”的满意度也有2.1个百分点的上升,不满意度更是较上年下降了8.7%,满意度超过了不满意度。但满意度水平较2005年而言,仍显低。

    ——变化不大甚至变坏的指标:

    市民对自身“就业状况”的评价与上年大致持平,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的升降幅度都2个百分点以内,且不满意度高过满意度近5个百分点。

    对“个人收入”的评价也与上年基本持平,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均有1个百分点的上升,不满意度超出满意度5.4个百分点。

    而“挣钱机会”是所有指标中满意度最低的,也是唯一一个满意度下降的指标,满意度仅17.1%,较上年下降了2.3%;不满意度上升了3.7%,超出满意度11.5个百分点。

    这和民意中心同期进行的《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公众评价调查》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这说明,在经济发展呈现下行趋势的形势下,市民敏锐地感知到了对其经济生活带来的压力,挣钱机会已有所减少。也提醒我们,保证居民就业、促进居民增加收入已是当务之急。

    二、不同群体个人生活感受(满意度评价)的差异分析

    针对受访者的年龄、月均收入、教育水平、工作单位等群体区分变量,笔者采用交互分析的方式,就他们在“就业状况”、“个人收入”、“挣钱机会”、“工作满意度”、“个人经济地位”、“个人社会地位”、 “住房状况”、“劳保福利”、“看病就医”、“业余生活”等主要个人生活感受指标满意度评价上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的结果如下:

    1、年龄—满意度评价:60岁以上组老年市民生活感受较好,46-60岁组中年市民感受较差,18-30岁组市民略好于31-45岁组市民。

    表3交互分析结果显示:

    60岁以上组市民对自身生活感受较好。对“个人收入”的满意度比其它年龄组高出20%以上,对“劳保福利”、“住房状况”、“个人经济地位”、“个人社会地位”的满意度也高于其它年龄组。

    46-60岁中年市民感受较差,对多数指标的满意度最低。在“就业状况”、“个人收入”、“挣钱机会”三项与经济收入直接相关的指标上,不满意度均超过四成,满意度不超过两成。对自身“工作”和“个人经济地位”的不满意度在四个年龄组中也最高。

    18-30岁组的市民对各主要生活指标的感受要略好于31-45岁组。在“就业状况”、“个人收入”、“挣钱机会”、“劳保福利”、“工作满意度”和“个人社会地位”等6项指标上的满意度均略高于31-45岁组。

     

    2、收入水平—满意度评价:生活感受因收入水平差异而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化,高收入市民满意度最高,低收入市民不满意度最高。

    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市民收入的高低与生活感受成高度正向相关关系,收入越高,对各项生活状况指标的满意度越高,生活感受越好。生活感受因收入水平的差异而呈梯度分化的趋势最为明显。

    在这个梯度的最高端——高收入市民生活状况满意度最高。表4所列10项指标中,除对“看病就医”的满意度和其它收入水平市民没有多大差别以外,高收入市民对其余9项指标的满意度均在四成以上,“业余生活”指标甚至达到了63.6%,7项指标的不满意度仅在7%以内;6项指标的满意度超出低收入群体30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对“个人经济地位”的满意度更是超出低收入市民42.1个百分点。

    而在梯度的最底端——低收入市民生活状况的满意度最低。对自身的“就业状况”、“个人收入”、“挣钱机会”三项关键指标的满意度仅一成多;不满意度均超过40%,比高收入市民高出了34.7-44.7个百分点。在“工作满意度”、“个人经济地位”、“个人社会地位”、“劳保福利”等指标上,也是满意度最低,不满意度最高的。尤其是对“看病就医”的不满意度也超过了40%。

    中低收入市民在多数指标上的满意度在二至三成之间,满意度和不满意度接近总体均值;中等收入市民在多数指标上的满意度在三成以上,满意度高于总体均值;中高收入市民生活感受和高收入市民较为接近,多数指标的满意度在三至五成之间。

  

    3、教育水平(学历)—满意度评价:学历越高,感受越好,梯度分化明显。

    受教育水平也是影响生活感受的重要变量,教育程度往往被直接视为人力资本,而经济收入很大程度上为人力资本所决定,表5的分析结果正体现了这样的决定关系。学历越高者,对自身的就业、收入、挣钱机会的满意度越高,进而对自身的工作、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满意度也越高。不同学历水平的市民的生活感受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化。

    表5数据显示:在“就业状况”、“个人收入”、“挣钱机会”三项关键指标上,尽管各种学历水平的市民满意度都不是特别高,多数在三成以下,但还是存在明显的分化。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和“高中/中专”的市民对这三项指标的不满意度(分别超过四成和三成)均大大超过了满意度(均在两成及以下);学历为“大专”的市民感受要好一些,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大致持平(均在两成左右);“本科以上”学历的市民的感受明显更好,特别是学历达到“硕士及以上”的市民,对三项指标的不满意度均在8%以下,满意度超过不满意度16-42个百分点,尤其是对“就业状况”和“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达到47.4%。

    相应,不同学历水平市民对“工作”、“个人经济地位”和“个人社会地位”的感受(满意度评价)也呈现出同样的梯度态势。

    

    4、就业单位—满意度评价:在党、政、军机关工作的市民总体生活感受最好,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其次,再次是外企,在集体企业工作的感受比其它单位工作的更差,无就业或非单位就业的感受最差。

    表6交互分析结果和表7数据显示,不同就业单位的市民生活感受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总体而言,在党、政、军机关工作的市民生活感受最好,表6所列8项指标中,除“挣钱机会”外,其它指标的满意度(均在三成以上)都大幅超过不满意度(均在两成以下)15.1-45.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工作”、“劳保福利”和“看病就医”三个指标上的不满意度均在一成以下,远远低于其它单位工作的市民。

    其次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市民,生活感受整体上好于其它单位工作的市民,5项指标的满意度在三成以上,6项指标满意度在两成以下。除“挣钱机会”和“看病就医”两项外,其余指标的满意度均超过不满意度12-36.7个百分点。

    再次是在外企工作的市民,4项指标的满意度超过三成,4项指标不满意度低于两成。同样,除“挣钱机会”和“看病就医”两项外,其余指标的满意度均超过不满意度5.7-29个百分点。

    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市民生活感受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总体感受和私营企业工作的市民相当。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市民满意度超过三成的指标仅“工作满意度”和“劳保福利”(分别为49.0%和37.3%)2项,不满意度超过两成的有4项。私营企业工作的市民满意度超过三成的指标有3项,不满意度超过两成的则有五项。两者不满意度超过满意度的均有3项。

    集体企业工作的市民生活感受比其它单位工作的更差。没有一项指标满意度过三成,不满意度过两成的指标达6项(其中4项超过三成),5项指标不满意度高于满意度。特别是对“挣钱机会”的不满意度最高,达43.1%;对“个人收入”、“就业状况”的满意度最低,均不到一成;对“工作”的不满意度仅次于无就业或非单位就业的市民。

    在个体经营单位工作的市民,生活感受也较差,在“个人社会地位”和“劳保福利”上的满意度低于所有其他市民,但在“个人收入”上满意度仅次于外资企业工作的市民(为23.8%),而对“挣钱机会”的满意度(为24.5%)更是高于所有其他市民。

    无就业和非单位就业的市民生活感受最差。7项指标不满意度超过两成(在“个人收入”、“挣钱机会”和“就业状况”上的不满意更是超过了三成七),6项指标的不满意度超过满意度,相差幅度最大达30.8个百分点(“个人收入”)。仅对“劳保福利”的满意度超过三成。


    5、弱势群体生活感受非常差,当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

    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17.6%),零散就业甚至无就业(占样本总数的6%)的市民无疑是我们城市中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境况应引起我们的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调查发现,这部分市民的总体生活感受非常之差,在绝大多数调查指标中,满意度最低,不满意度最高。尤其是对表8所示的经济生活状况指标的感受更糟,不少指标满意度在一成以下,不满意度多在四到六成之间。与上一年度相比,在个人收入和挣钱机会上的满意度甚至出现了进一步下降,不满意度上升的情况。

    但略可欣慰的是,调查也发现,与07年数据比较,在“就业状况”、“住房状况”、“劳保福利”、“看病就医”四项指标上,这部分人的生活感受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满意度有明显上升。特别是在“劳保福利”上,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和零散就业甚至无就业的市民,满意度分别上升了13和15.9个百分点的上升,不满意度分别下降了14.7和21.6个百分点。

(广州个人生活感受公众评价调查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