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专   题

居民住房民调专题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题>谨防住房保障“脱离群众”

谨防住房保障“脱离群众”

发布日期: 2012-7-3

 

 近年来,城镇居民的房事可谓是风风雨雨,阴晴变幻莫测。本中心刚刚公布的民调:未来两年有多达18%的受访者想买房自住,而想申请保障房的人仅为7%。这一数据表明,民众意愿发生了巨大变化。上年7月,本中心广东民调显示,有意申请保障房者达到18%,而有意买房者仅1.8%。虽两次民调不同,前者覆盖全国后者局限广东,但对于说明一年来民众意愿的巨大变化,仍具参考价值。

 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让民意出现逆转,曾经洪水般汹涌的“申保”意愿变得极度萎缩?显然不是因为调控让房子便宜到吸引人们热衷买房,不再“申保”,本次民调中75%的想买房子的人表示不能承受当前本地商品房价格。问题症结在于,这一年来,除特殊的“廉租房”外,住房保障已明确定位于“公租”单一形式,“经适房”、“限价房”等购房保障全面退出。“公租房”以略低于市场租金的定价,让民众体察到住房保障不过就是向政府租个便宜点的房子,但地头、新旧不一,租金定期上调,租住的资格未必长久,还要排队申请。就这样一个“保障”,试想对民众又能有多大的吸引力?有多少人会因为那个略低于市场价的折扣,费尽周折去申请保障!到市场上租房,租金或许贵一点,但麻烦成本低,不确定性小,居住地选择大,所以民调中想去市场租房者占到6%,与“申保”者不相上下。从传媒报道也可以看出,“公租房”吸引力确实不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申请不足的尴尬局面。换言之,“公租”保障,政府忙来忙去,民众却基本不埋单。

 房事乃民之大事,亦为国之大事。此轮住保政策产生的背景,源于持续6、7年的房价飞涨,使为数甚多的居民已完全无力购买商品房,但不是这些人居无定所、浪迹街头。经济越发展越买不起房,成为此时的主要矛盾,住不上房只是次要矛盾。那么,由公共政策解决主要矛盾,究竟要用什么方式进行,这些人自己又希望是什么方式?上年本中心广东民调已有答案:自感需要保障的人中,60%的人选择的保障方式是以较低价向政府购房,换言之,“公购”最得民心;而愿意以较低租金向政府租房者为14%,表明“公租”群众基础不足。

 令人奇怪的是,本应针对“买不起房”这一主要矛盾展开的政策设计,却着力于“公租”去解决“住不上房”的次要矛盾,头痛忙于医脚。而“公购”的退出,不仅意味着保障政策与化解主要矛盾完全无关,更是对房价调控的釜底抽薪。

 政策设计者需要了解民众,更需要理解民众。国人的天性就有土地和物业的权利偏好,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渴望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国土上,拥有一小片归属自己的土地或物业。“打土豪、分田地”,是要将租地主的田变成自家的地,革命才能闹起来。“有恒产则有恒心”一说,更表达私有土地和物业,人们的爱国之心、民族之情、奋斗之志必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水平进入“中等收入”的年代里,保不保障在普通国民看来神圣而伟大的置业权利,是公共政策设计不能回避的问题。

 好的公共政策需要回应民意,更需要集中民智。因此,制定过程的充分公议不可或缺。少数人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写文件,其结果政策或脱离群众,群众或抛弃政策,矛盾无从解决,倒是让房产商松了口气,而民间的房事焦虑只会一浪还比一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