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专   题

广州养老服务现状公众评价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21-12-29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的人口总数超1800万,当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1.41%,老年人口规模呈明显增长趋势,如何应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是建设广州美好和谐社会之重。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获得第八届公益创投活动的资助下,于2021年7-10月开展了两次大规模民意调查,包括“2021年广州市养老服务现状与需求公众评价”调查和“2021年广州城市状况市民评价”调查,在全市11个行政区范围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两次民意调查共成功抽样访问了2000名具有代表性的市民群众,涵盖不同年龄、地区、收入、学历、家庭状况等群体。本报告着重描述受访市民对广州养老服务现状的评价及相关期盼。

  一、具体评价
  1、受访市民对本地养老服务评价有改善,超五成人表示养老服务可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对本地养老服务,近年来受访市民的评价有改善,满意度较2015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为48%;不满意度较2015年下降11个百分点至8%(见图1)。2021年调查还显示,对养老服务表示“一般”的受访市民有25%;表示“难说”的有19%。


  在2021年调查中,超五成受访市民明确表示本地养老服务“能满足”和“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比例为55%;表示“不能满足”的比例为23%,还有22%表示“难说”(见图2)。


  2、社区居家养老方式获认可,曾去过的受访市民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肯定
  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剔除表示“难说”、“还没想过”、“无所谓”的受访市民,主要分析明确表态的受访市民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最多受访市民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符合自身的养老需求,比例为61%,远高于其他养老方式;选择“养老院养老”和“靠子女养老”的比例分别有17%和16%;另有6%的人选择其他养老方式(见图3)。


  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近一年曾去过且明确表态的受访市民评价较好。具体来看,受访市民对长者日托中心满意度最高,为69%;其次为长者饭堂,满意度为61%;社区养老院和星光老年之家的满意度在50%左右(见图4)。


  3、建设“颐康中心”获市民普遍支持,但养老服务相关工作评价不高,满意度未超四成
  近年来广州大力推动建设一站式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又称“颐康中心”,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综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显示,达96%的绝大多数受访市民对此表示赞成,反映出绝大多数市民肯定、支持政府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工作方向。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对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的评价不高。调查显示,对“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建设”,受访市民满意度为34%;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的满意度为24%(见图5)。鉴于不少市民对相关工作不关注、不熟悉,剔除表示“难说”的受访者后,明确表态的受访者对上述两项工作的满意度亦未超四成,分别为40%和35%。


  4、半数受访市民肯定养老金对老年人生活的保障作用
  养老金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多数受访市民肯定养老金的保障作用,认为养老金保障老年人生活作用“大”和“较大”的比例合计为50%,表示作用“一般”的比例有33%,表示作用“较小”和“没作用”的比例合计为11%,还有6%表示“难说”。各年龄阶段受访市民对养老金保障作用的评价差别不大,表示“大”和“较大”的比例基本在50%左右(见图6)。


  二、主要意见和建议
  1、近半数受访市民担忧老年生活,大多数人提前为养老做准备
  对自身的老年生活,受访市民明确表示“担忧”和“比较担忧”的比例合计多至47%。为应对老年生活,达73%的受访市民做了准备。其中,最多人选择“存钱养老”,比例有41%;其次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基金”和“注重保健养生”,比例皆为35%;还有23%的人“关注养老服务及相关机构”(见图7)。


  2、养老服务满意水平不高,表明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虽然市民群众对养老服务近年评价在改善,但与公共交通服务、供电、供水等公共服务满意度超八成相比,市民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不超50%,反映养老服务与市民群众的期盼有一定差距,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见图8)。


  3、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知晓度和建设力度均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对长者日托中心,受访市民表示家附近有相关机构的人仅有5%,对星光老年之家、社区养老院和长者饭堂,表示家附近“有”的比例也不高,分别为23%、27%和28%。对这些相关养老机构,明确表示“不清楚”的人有近三成,还有多达半数受访者表示家附近“没有”这些养老机构(见表1)。由此可见,不仅反映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知晓度不足,还显示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三、不同群体评价特点
  本部分着重以“2021年广州市养老服务现状与需求公众评价”的调查样本进行深入分析,以描述不同年龄、收入、身体状况的群体对养老服务现状评价差异。

  1、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年龄结构方面。在“2021年广州市养老服务现状与需求公众评价”的1000人调查中,18-29岁受访者占18%;30-39岁受访者占22%;40-49岁受访者占25%;50-59岁受访者占11%;60-69岁受访者占10%;70岁及以上受访者占14%。
  健康状况。60岁以下受访者中,表示父母有慢性病的受访者为主,占比为71%,其中,父母慢性病不严重的受访者占28%;父母慢性病不太严重的受访者占47%;父母慢性病比较严重的受访者占13%;父母慢性病严重的受访者占8%。父母没有慢性病的比例为29%。在6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自身有慢性病的比例为75%,其中,慢性病不严重的老年人占25%;慢性病不太严重的老年人占50%;慢性病比较严重的老年人占11%;慢性病严重的老年人占9%。自身没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为25%。
  自理能力。在60岁以下受访者中,表示父母完全自理的受访者为主,占71%;有21%的人表示父母基本自理;表示父母有不同程度失能的受访者合计有8%。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受访者中,79%的老年人表示可完全自理;17%的老年人表示基本自理;表示不同程度失能的老年人比例为2%。
  收入水平。调查中,受访者对个人收入水平进行1-10的打分。调查结果显示,48%的受访者评分为5-6分,属于中等收入水平;19%的受访者评分为7-10分,属于中高、高收入水平;14%的受访者评分为3-4分,属于中低收入水平;11%的受访者评分为1-2分,属于低收入水平。

  2、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评价相对好,但中年人对老年生活较为担忧,且对相关工作评价较低
  从不同年龄群体来看,60岁以上老年人对老年生活更为乐观,表示“不太担忧”、“不担忧”的比例近六成,为57%,明显高于其他群体14个百分点及以上(见图9);更多老年人对本地养老服务感到满意,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为56%。而40-49岁的中年人群体对老年生活表示“担忧”和“比较担忧”的多至56%,而且对相关工作评价较低,对“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中年人群体的满意度低于三成(见表2)。




  3、父母有慢性病或失能的群体更多认为本地养老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分析发现,父母慢性病严重程度越高,子女群体对本地养老服务的观感越差。父母慢性病较严重、严重的子女群体认为本地养老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比例较高,为46%,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见图10)。与此相关,对广州“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建设”工作,这一群体的满意度不足三成,为22%。同时,自身慢性病严重或比较严重的老年人对养老保障评价亦低,表示养老金保障作用“大”和“较大”的比例不足四成,较其他群体低10个百分点及以上。


  同样地,父母有不同程度失能的子女群体中,近四成人表示本地养老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明显高于父母可自理群体10个百分点以上。

  4、更多低收入、中低收入群体担忧老年生活, 更多人认为本地养老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分析不同收入群体发现,低收入、中低收入受访市民对老年生活更有忧虑感,表示“担忧”、“比较担忧”的比例近六成,为58%,明显高于其他收入群体10个百分点以上(见图11)。


  具体来看,低收入、中低收入受访市民认为本地养老服务“能满足”和“基本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比例低于五成,为46%,低于其他收入群体10个百分点以上(见图12);而低收入、中低收入群体表示“不能满足”和“难说”的人多至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