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专   题

民心所向之际,方是价格改革好时机

发布日期:2015-01-05


随着今年上半年CPI涨幅回落,有不少专家预计全年物价涨幅总体温和,为加快价格改革提供了操作空间。CPI涨幅回落了,价格改革就可加快?该论调背后是把资源型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设定为“将通过提价来进行消化”,在CPI指数温和的情况下进行价格改革,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会较小。因此,“CPI走低是价格改革好时机”的说法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并得到相关部门某些官员的赞同。

然而,这一种说法却不得民心。广州最新民调中,绝大多数市民“不赞成”因为物价总体稳定了,水、电、燃气、汽油等公共产品就可以提价,比例高达81%。民意与“专意”(专家意见)为何呈现如此之大反差?

对于民众来说,价格改革是应该的,但把改革等同于提价,却不能接受。当前水、电、气等垄断企业的“低效能”、“利润高”、“福利好”已是公认,甚至“比民企、外企挥霍浪费”也是出了名。如此状况下,价格改革自然应该是要让垄断企业“内部挖潜”,降低成本提高效能,或者采取更为彻底的方式——“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类似的改革思路具有强大民意基础。

但从目前公共产品价格改革的进展来看,提价仍是改革的“主旋律”。因为“培养居民节约意识,建立环保友好型社会”是当前价格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广州为例,为此推行了水、电阶梯式收费改革。然而水、电费实行阶梯收费不仅对促进节约的作用不明显,反而增加了居民的生活负担:达64%受访市民认为阶梯式收费对促进少用水用电“作用不大”和“没用”,过半数市民更表示水、电费支出 “大幅增加”和“有所增加”;在调查中,不少市民直接表明阶梯收费是“变相提价”。

“提价改革”实际是从民众身上“抢钱”,向垄断企业“输血”。多达67%的大多数市民认为调价后水电气等垄断企业“获益了”;截然相反的是,69%的人认为自身“利益受损”。尤须引起重视的是,六成的市民认为政府物价部门“没有”维护好市民利益,反映出市民的怨气不少,及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

改革30多年,改革进入“深水区”,里面暗藏着许多“险滩”、“硬骨头”及“既得利益藩篱”。价格改革变为“提价改革”,是在闯险滩,还是在走老路?是在啃硬骨头,还是在捏软柿子?是拆除藩篱,还是加高藩篱?这些问题值得改革顶层设计者的深思。

改革越深入,难度越大,难在改革方案取得全社会的共识,难在改革让不同利益群体都满意。可是,不难不是改革。所以不应抱着“CPI走低是价格改革好时机”的取巧心态,而应努力全面深化改革,切实维护民众利益,切实分享发展成果。当价格改革方案为民心所向,定是改革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