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民调报告

2009年珠三角地区环境状况公众评价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09-6-29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高速的经济发展付出了高昂的生态成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珠三角地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9年1月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要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深入了解珠三角地区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意见、要求和愿望,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09年5月开展了“珠三角地区环境状况公众评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按各城市人口等比抽样的方法,电话成功访问了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珠海、江门、中山、惠州、肇庆九个城市(以下简称“珠三角九城市”)共2006位居民。

    本次调查对污染种类进行系统科学划分,指标设置与环境科学接轨,经过有关环境专家的评估,获得认可和肯定。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对珠三角地区环境状况的总体评价,包括对生态环境状况及其改善状况、环境污染程度等3项指标;二是对具体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包括大气、水、声、光、土壤等10项指标和工作\生活环境等13项指标;三是对各类环境污染源的评价,包括大气、水、固体废物等各类污染源的13项指标;四是对环境与健康的评价,包括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程度的静态、动态评价,及对影响公众健康的污染源评价;五是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与预期,包括环保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对“珠三角环保一体化”措施的预期。

一、调查结果提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 近七成受访者对珠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表示认可;六成三的人认为近一年来环境状况有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对珠三角地区污染程度评价“一般”居多,比例为四成四,评价严重的比例也不低,为三成八;

    —— 在水、大气、声、光、土壤五项主要环境指标中,“水环境”污染严重的比例最高,为四成三;不严重的比例不足两成。其中,“河流河涌污染”严重评价最为突出,比例达五成七,较评价“一般”与不严重的比例之和高出23个百分点;

    —— “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评价仅次于“水环境”,比例为三成七。其中,“汽车尾气污染”严重评价最为突出,比例达六成九,较评价“一般”与不严重的比例之和高出40个百分点;其次,受访者对“灰霾天气”、“热岛效应”评价严重的比例也较高,接近四成;

    ——在生活、工作环境的13项指标中,与居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住所”、“居住社区”、“办公场所”、 “购物场所”等评价较好,评价污染突出的主要是“道路、马路路面” 、“餐饮场所”、“工业区”;

    ——对环境与健康的评价中,受访者表示目前环境污染对身体实际影响严重的比例不高,在三成以下;但从动态来看,近五成的人认为环境污染对身体的实际影响较过去“加重”。调查还发现,有四成一的受访者表示近一年来有因为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症状主要集中在“咳嗽”、“咽喉炎”、“烦躁”等呼吸和精神疾病方面;“汽车尾气”、“灰霾、粉尘”及“工业废气”被认为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污染源;

    —— 受访者总体上认可政府的环保工作,可接受度为六成九;近六成人对“珠三角环保一体化”措施改善环境状况表示“有信心”或“较有信心”。

二、珠三角地区环境状况的总体评价

1. 近七成五受访者对珠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表示认可;六成三的人认为近一年来环境状况有改善。

    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获得受访者认可,可接受度为74.5%;其中,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为30.7%;持“一般”评价的比例较高,为43.8%。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5.1%的人表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比例不低(见图1)。

图1:受访者对生态环境的总体评价

    从动态上看,六成三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近一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认为“有一定改善”的比例较高,为52.8%,认为“明显改善”的比例仅一成,为10.2%(见图2)。

  图2:受访者对近一年来所在城市环境状况改善程度的评价

    珠三角九城市的受访者对生态环境评价差异较明显,满意度较高的有珠海、中山,在五成以上,分别为55.1%、54.4%;满意度偏低的是广州、佛山,在两成以下,分别为19.2%、15.3%。

2. 对珠三角地区污染程度的评价以“一般”居多,比例近四成五;评价严重的比例不低,为三成八。

    对目前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受访者表示“一般”的比例居多,为44.6%;评价严重的比例也不低,为38.3%,超出“不严重”与“不太严重”的比例之和22个百分点(见图3)。可见,受访者对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评价趋向中性偏负面。

图3:受访者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三、对具体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1.水环境:受访者评价污染严重的比例在五项主要环境指标中最高,达四成三;其中“河流河涌污染”评价严重的比例突出,达五成七。

    在五项主要环境指标中,受访者对“水环境”污染评价严重的比例最高,达43.0%,超出不严重的比例23.5个百分点(见图4)。可见,受访者对珠三角地区“水环境”评价负面。

图4:受访者对“水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在“水环境”污染的具体评价中,“河涌河流污染”严重的比例较突出,达57.1%,较评价“一般”与不严重的比例之和高出23个百分点(见图5)。可见,受访者认为珠三角地区“河涌河流污染”相对较严重,值得关注。

图5:受访者对“河涌河流污染”的评价

    对“饮用水源污染”的评价,“一般”与不严重的比例均在三成以上,分别为35.0%、30.3%;但受访者认为严重的比例也不低,为26.5%(见图6)。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九城市的受访者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不以城市自来水为饮用水源(见图7),其中65.6%的人表示是因为自来水水质不好而不饮用。

     图6:受访者“饮用水源污染”的评价

 

图7:受访者是否把城市自来水作为自家饮用水源

    从珠三角九城市受访者对“水环境”及“河涌河流污染”的评价来看,东莞、广州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高,均在五成至七成之间;佛山、江门、深圳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也不低,在三成八至六成之间。

2.大气环境:受访者评价其污染严重的比例仅次于“水环境”,为三成七;其中“灰霾天气”、“热岛效应”严重的比例较突出。

    受访者对“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评价仅次于“水环境”,比例为37.3%,超出不严重的比例18.1个百分点;持“一般”评价的比例较高,为42.1%(见图8)。可见,受访者对珠三角地区的“大气环境”评价趋向中性偏负面。

     图8:受访者对“大气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在大气环境3项具体指标中,“热岛效应”、“灰霾天气”严重的比例较高,分别为39.5%、39.1%;对于“酸雨”,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低,为16.5%,但表示“不清楚”的比例较高,为31.8%(见表1)。

表1:受访者对“热岛效应”、“灰霾天气”、“酸雨”污染程度的评价(%)

    从珠三角九城市受访者对“大气环境”和“热岛效应”、“灰霾天气”的评价来看,广州、佛山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高,在四成四至五成三之间,均高于总体评价4.7~12.8个百分点。

3.声、光、土壤环境:受访者对“光环境”评价较好,“一般”与不严重的比例之和达八成二;对“声环境”的评价以“一般”居多;对“土壤环境”评价“不清楚”较高。

    受访者对“光环境”评价较好,不严重的比例为41.7%,持“一般”评价的比例为40.3%,两者之和达82.0%,是10项具体环境指标中最高的(见图9)。

     图9:受访者对“光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受访者对“声环境”的评价以“一般”居多,比例为39.7%;评价严重的比例也不低,为32.2%(见图10)。可见,受访者对珠三角地区的“声环境”评价趋向中性偏负面。在珠三角九城市中,深圳、广州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1.6%、37.7%。

     图10:受访者对“声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对“土壤环境”的评价,严重的比例较低,为14.8%;但表示“不清楚”的比例较高,为35.3%(见图11)。

     图11:受访者对“土壤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4.生活、工作环境:与居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住所”、“居住社区”、“办公场所”、“购物场所”等评价较好,评价污染突出的主要是“道路、马路路面”。

    在生活、工作环境污染的13项指标中,受访者对 “住所”、“居住社区”、“办公场所”、“购物场所”、“学校”、“医院”评价较好,污染突出的被选比例在一成五以内;评价污染突出的主要有“道路/马路路面”、“餐饮场所”、“工业区”,被选比例在三成七至五成五之间(见图12)。

图12:受访者认为污染比较突出的生活、工作场所(多选)

四、对各类污染源的评价

1. 大气污染源:“汽车尾气污染”评价严重的比例在13项污染源指标中最高,达69.6%。

    受访者评价“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的比例是所有13项污染源指标中最高的,达69.6%;其中,认为“严重”的为38.4%,“较严重”的为31.2%(见图13)。在珠三角九城市中,佛山、深圳、江门、广州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高,在七成以上;东莞、肇庆、珠海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也不低,在六成至七成之间。

  图13:受访者对“汽车尾气污染”的评价

    对“工业废气污染”的评价,受访者认为严重的比例不低,为32.7%(见图14)。在珠三角九城市中,东莞、广州、佛山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高,在三成五以上。

  图14:受访者对“工业废气污染”的评价

    对“生活燃料污染”的评价,受访者认为严重的比例较低,在两成以下,为17.8%;持“一般”评价的比例较高,为38.3%(见图15)。

  图15:受访者对“生活燃料污染”的评价

2、水污染源:“工业废水污染”、“生活污水污染”评价严重的比例在三成五以上;“养殖业废水污染”评价“不清楚”的比例突出。

    在水污染源3项指标中,受访者对“工业废水污染”评价严重的比例最高,为37.8%,超出不严重的比例14.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不清楚的比例不低,为18.9%(见图16)。在珠三角九城市中,东莞、佛山、广州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7.0%、46.7%、41.1%。

  图16:受访者对“工业废水污染”的评价

    受访者对“生活污水污染”评价严重的比例为35.4%;持“一般”评价的比例也不低,为33.1%(见图17)。在珠三角九城市中,东莞、广州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6.0%、42.8%。

  图17:受访者对“生活污水污染”的评价

    对于“养殖业废水污染”,受访者评价“不清楚”的比例突出,为37.7%,远高于其他选项(见图18)。

  图18:受访者对“养殖业废水污染”的评价

3. 固体废物污染源:“生活垃圾污染”、“塑料用品污染”评价严重的比例在三成三以上;“工业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比例较低,不足两成。

    对“生活垃圾污染”和“塑料用品污染”,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均在三成三以上,分别为38.1%和33.6%;持“一般”评价的比例不低,分别为31.3%和27.5%。对“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低,为19.7%;表示“不清楚”的比例较高,为19.9%(见表2)。

表2:受访者对“生活垃圾污染”、“塑料用品污染”、“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的评价(%)

4、其他污染源:“噪声污染”评价严重的比例在三成五以上;“装修材料污染”、“电磁辐射污染”与“建筑物玻璃外墙辐射”严重的比例较低,不足两成。

    在其他污染源的4项指标评价中,受访者对“噪声污染”评价严重的比例较高,为36.5%,超过不严重的比例8.7个百分点;持“一般”评价的比例不低,为34.4%(见图19)。在珠三角九城市中,广州、深圳的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8.4%、40.9%。

  图19:受访者对“噪声污染”的评价

    对于“装修材料污染”、“电磁辐射污染”与“建筑物玻璃外墙辐射”三项指标,受访者评价严重的比例均不过两成,分别为16.8%、16.5%、15.6%;对这三项指标表示“不清楚”的比例较高,在一成七至三成之间(见表3)。

表3:受访者对“装修材料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建筑物玻璃外墙辐射”的评价(%)

 

五、对环境与健康的评价

1. 受访者评价目前环境污染对身体的实际影响以“一般”居多,比例近四成;但近五成的人认为影响程度较过去“加重”。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目前环境污染对身体的实际影响程度,受访者持“一般”评价居多,比例为39.3%;不严重的比例为31.7%;严重的比例为26.3%(见图20)。

  图20:受访者认为目前环境污染对身体的实际影响程度

    然而,从动态来看,有48.3%的受访者表示环境污染对身体的实际影响程度较过去“加重”(见图21)。在珠三角九城市中,佛山、广州、东莞的受访者表示“加重”的比例较高,在五成以上,分别为53.3%、50.5%、50.2%。

  图21:受访者表示目前环境污染对身体的实际影响程度较过去相比的情况

    调查还发现,近六成受访者担心目前环境污染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表示“不担心”和“不太担心”的比例仅两成一(见图22)。

    在珠三角九城市中,受访者表示“担心”与“比较担心”的比例超过六成的有广州(66.5%)、佛山(65.9%)、东莞(65.0%)、江门(60.3%)四个城市。

  图22:受访者表示目前环境污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担心程度

2. 四成一的受访者表示近一年来“有”因为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症状主要集中在“咳嗽”、“咽喉炎”、“烦躁”等呼吸和精神疾病方面。

    调查显示,受访者表示近一年来“没有”因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的比例在半数以上,为53.7%。值得注意的是,表示近一年来“有”因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的受访者比例并不低,在四成以上,为41.6%(见图23)。

 

图23:受访者是否有因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

    在表示“有”因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的人中,“咳嗽”、“咽喉炎”、“烦躁”的被选比例较突出,分别为47.0%、46.0%、42.6%;其次,“失眠”、“感冒”的被选比例较高,均为33.2%;“胸闷”、“气管炎”、“皮肤类疾病”的被选比例也不低,在两成三以上(见图24)。可见,受访者的不适症状主要集中在呼吸和精神疾病方面。 

图24:受访者认为因污染影响而感到身体不适的症状(多选)

3. “汽车尾气”、“灰霾、粉尘”及“工业废气”被认为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污染源。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是“汽车尾气”、“灰霾、粉尘”污染,被选比例分别为75.4%、66.8%,较其他污染源高出两成以上;其次,“工业废气”、“噪声”、“水污染”被选比例也较高,分别为46.5%、38.7%、36.4%(见图25)。

图25:受访者认为与身体不适有关的污染(多选)

六、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与预期

1. 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获得受访者认可,可接受度近七成。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工作的可接受度接近七成,为69.0%;其中持“一般”评价的比例居多,为38.5%(见图26)。值得注意的是,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受访者比例也不低,为27.8%。可见,虽然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总体上获得受访者认可,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图26:受访者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工作的评价

2. 近六成受访者对“珠三角环保一体化”措施改善环境状况表示“有信心”或“较有信心”。

    受访者对政府即将实施的“珠三角环保一体化”措施改善环境状况的信心较高,表示“有信心”的为35.6%,“较有信心”的为23.2%,两者比例之和为58.8%(见图27)。

 

  图27:受访者对政府通过“珠三角环保一体化”措施改善环境状况的信心评价

    调查还发现,受访者认为政府实施“珠三角环保一体化”时,应强化的首要方面是“提高珠三角市民的环保意识”,被选比例为78.8%;其次是“加强对污染源的跨区域控制和治理”、“统一规划和建设环保设施”、“强化区域内企业社会责任”,被选比例在六成以上;“加强不同城市之间的联合整治”、“加强不同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环保准入条件”、“建立区域环境及监测防治体系”的被选比例也在五成以上(见图28)。

图28:受访者认为政府实施“珠三角环保一体化”时应强化的措施(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