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民调报告

2009年度广州社会经济状况公众评价

发布日期:2009-10-29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进行了“2009年度广州社会经济状况公众评价”调查,这是自1990年以来对该课题所进行的第32次追踪调查。调查旨在了解广州市民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发展、政治发展四方面的评价,并从民生关注点变化的情况反映市民的社会情绪特征。

    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访问了广州市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六个中心城区的1016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的市民。

    调查内容共包括48项评价指标,其中经济发展类12项、社会发展类10项、城市发展类17项、政治发展类9项。与上年调查相比,今年新增“社会秩序”、“通信设施建设”、“道路桥梁建设”、“城市管理”、“住房建设”、“政府政务公开”6项指标,并重新加入07年的“流动人口管理”一项指标。因此,在今年的调查中,有41项指标可与上年数据进行对比(详见附表)。

    调查报告以满意度、可接受度、不满意度、关注度为分析衡量标准,满意度为“满意”与“比较满意”的比例之和,如超五成则表示市民持肯定的正面表态;可接受度为满意度与“一般”的比例之和,如超五成则表示市民持认可的中性表态;不满意度为“不满意”与“不太满意”的比例之和,如超五成则表示市民持否定的负面表态;“关注度”为调查指标所涉问题中,市民最期望政府予以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的被选比例。

 

一、市民对广州社会经济状况总体表示认可,多项指标评价稳步上升

    调查结果显示,在48项评价指标中,可接受度在五成以上的有46项,占指标总量的95.8%;满意度在五成以上的指标有13项,占指标总量的27.0%;而不满意度在五成以上的指标只有“收入差别”、“商品房消费”两项。可见,市民对广州社会经济状况总体表示认可,且评价倾向正面。

    对41项可对比指标的具体评价情况,可从以下四类指标比较中一览。

    第一类,评价正面的指标共有12项(可接受度、满意度均过五成)。其中经济发展类1项,社会发展类4项,城市发展类7项,政治发展类没有一项(见表1)。与上年相比,对该类指标的评价并没有较大变动。

表1:第一类指标列表(%)

 

    第二类,评价中性偏正面的指标共有17项(可接受度超过五成,满意度在五成以下但高于不满意度)。其中经济发展类、社会发展类、城市发展类均有4项,政治发展类5项(见表2)。

表2:第二类指标列表(%)

 

    第三类,评价中性偏负面的指标共有10项(可接受度超过五成,满意度低于不满意度)。其中经济发展类5项,城市发展类2项,政治发展类3项,社会发展类没有一项(见表3)。

表3:第三类指标列表(%)

 

    第四类,评价负面的指标只有两项(不满意度超过五成),为经济发展类的“商品房消费”、“收入差别”(见表4)。

表4:第四类指标列表(%)

 

    虽然去年的金融危机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揽子政策成效已有所显现,第一、二类指标基本稳定且有所增加。调查也发现,与上年相比,有18项指标可接受度上升,占可对比指标的43.9%;并有20项满意度上升,占可对比指标的48.7%。可见,市民对广州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评价稳步提升。

 

二、民生改善显著,社会关切转换

    调查发现,在可对比指标中,“消费品质量”、“社会保障”、“治安状况”、“物价水平”、“医疗保健”的满意度上升明显,排在前五位,其中“消费品质量”、“社会保障”满意度上升最大,分别为9.8和9.2个百分点(见表5)。

表5:市民评价满意度上升最大的前五项指标(%)

 

    从不满意度来看,与上年相比, “市政建设”、“弱势群体救助”、“环境保护”、“市内道路状况”、“城市规划”五项指标上升凸显,排位为前。其中“市政建设”、“弱势群体救助”两项上升比例最大,分别为10.0和8.8个百分点(见表6)。

表6:不满意度上升最大的前五项指标(%)

 

    调查也发现,与上年相比,“物价水平”、“劳动就业”、“消费品质量”、“医疗保健”、“社会保障”五项与民生密切相关、且受市民关注的指标,在今年改善较大,并有不同程度的质变。

    其中,对“物价水平”评价的质变最明显,呈现从负面向中性好转的变化;可接受度回升至五成以上,不满意度也从连续两年过六成的高位下降到五成以下(见图1)。市民对“物价水平”的关注度也较上年大幅下降36.4个百分点,从经济类首位民生关注点降至第四位(见表7)。值得注意的是,“物价水平”的满意度仍然较低。

 

图1:市民近五年对“物价水平”的评价(%)

 

     对“消费品质量”评价的质变较明显,可接受度大幅上升至七成五以上;而不满意度在上年大幅上升之后,回落19.2个百分点,且首次低于满意度(见图2)。同时,“消费品质量”在今年也淡出了经济类前五位民生关注点(见表7)。

图2:市民近五年对“消费品质量”的评价(%)

 

    “劳动就业”的评价改善明显,可接受度持续上升至六成五以上;不满意度则在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三成以内(见图3)。“劳动就业”的关注度也持续下降,在经济类五项民生关注点中处于末位(见表7)。

图3:市民近五年对“劳动就业”的评价(%)

 

    对“社会保障”的评价质变也较明显,可接受度持续上升并突破七成五;满意度上升至三成五以上,并首次超过不满意度(见图4)。同时,“社会保障”也在今年淡出了经济类前五位民生关注点(见表7)。

图4:市民近五年对“社会保障”的评价(%)

 

    “医疗保健”获得市民进一步好评,可接受度达八成;满意度在今年突破四成五;而不满意度则下降至两成以内(见图5)。

图5:广州市民近五年对“医疗保健”的评价(%)

 

    调查发现,市民最期望政府解决或改善的经济、社会民生关注点在今年也有明显转变。在经济类民生关注点中,与住房相关的指标成为新的关注点(见表7)。“住房建设”在今年首次加入即跃升至首位,且不满意度的评价不低,为31.6%;“商品房消费”的关注度位居第三,且不满意度突出,达54.5%,是48项评价指标中最高的。

表7:市民对经济类民生关注点近两年评价对比(%)

 

三、经济发展评价显著好转,多数指标满意度上升

    市民对广州“总的经济发展”的可接受度近九成,较上年回升4个百分点,满意度也上升了2.8个百分点(见图6)。

图6:市民近五年对“总的经济发展”的评价(%)

 

    从对经济发展的11项具体指标评价看,有9项指标的满意度出现不同程度上升,且没有一项指标出现下降。其中,“消费品质量”、“社会保障”、“物价水平”、“汽车消费”上升比例突出,在5~10个百分点之间(见表8)。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发展的11项具体指标满意度均在四成以下,评价不高。其中“收入差别”、“商品房消费”两项指标的满意度较低,在一成左右;而不满意度均超过五成,在48项指标的不满意度中位居前两位。

表8:市民对经济发展近两年评价对比(%)

 

四、社会发展总体获认可,部分指标评价提升明显

    社会发展10项指标的可接受度均在五成以上,其中有8项指标可接受度超过八成。市民评价较高的是“新闻报导”、“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状况”、“文化娱乐生活”,满意度在五成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医疗保健”的评价也不低,满意度在四成五至五成之间(见表9)。

    从动态来看,市民对“治安状况”、“流动人口管理”、“医疗保健”、“科学技术发展”的评价好转较明显,满意度分别上升6~8个百分点,其中“治安状况”、“流动人口管理”满意度上升比例较大,在7个百分点以上;“社会风气”的满意度也有所上升。但调查发现,市民对“文化娱乐生活”的满意度有显著下降。

表9:市民对社会发展近两年评价对比(%)

﹡“流动人口管理”为今年重新加入的指标,表中数据为07年调查结果。

 

五、城市发展多项指标评价下降

    市民对城市发展评价较高,17项指标的可接受度均在五成以上,其中有8项指标满意度过五成,集中在基础公共服务指标,包括“电力供应”、“生活用水供应”、“煤气供应”、“通信设施建设”、“城市信息化程度”;及城市宏观评价指标,包括“广州的国内地位”、“城市形象”、“城市对外交流”(见表10)。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对“市内道路状况”、“住房建设”、“环境保护”的不满意度较高,在三成至四成五之间,且都超过了满意度。

    从动态来看,有9项指标的可接受度和满意度较上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占可比指标的70.0%。其中“市政建设”的满意度下降7.4个百分点,“城市规划”、“广州的国内地位”、“市内道路状况”、“公共交通服务”等8项指标满意度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在不满意度方面,“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和“市内道路状况”较上年显著上升,分别增加10.0、6.1和5.8个百分点。

表10:市民对城市发展近两年评价对比(%)

 

六、政治发展获认可,但评价呈分化特点

    对政治发展9项指标的评价,可接受度均在五成以上,其中“法治建设”、“人权保障”的可接受度超过七成;但所有指标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均在三成五以下(见表11)。可见,市民对政治发展属中性评价。

    调查还发现,市民对政治发展各项指标的评价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多项指标满意度上升的同时,不满意度也在上升;其中较明显的是“法治建设”、“人权保障”、“司法公正”、“民主建设”四项指标。

    此外,“弱势群体救助”的可接受度和满意度较上年下降较大,且不满意度在9项指标中最高,值得关注。

表11:市民对政治发展近两年评价对比(%)

 

附表                  单位:%

                         续表

 

                          续表